很多媽媽有這樣的經驗和困擾:家有好奇寶寶,問題
五花八門,連『一百萬個問什麼』叢書都找不到答案
。誠心建議出版社出版『一千萬個問什麼』加強版來
幫助我們這群辛苦的家長。
天生語言能力較強的女兒,七個月開始叫爸爸。兒子
二歲多時還不開口說話,不知是一直找不到適當時機
開口,還是因為不知應該以那種語言起頭。直到二
歲半上幼幼班後,才開始慢慢開口表達,但大部分
時間還是要看他的心情。
四歲話匣子開啟後,至今已就讀小三的兒子,幾乎
每天對我們疲勞轟炸。天馬行空的百樣問題,有時
令人招架不住。範圍囊括天文地理,古今歷史,世
界萬物;上至宗教無形力量,宇宙太空,下至萬物
眾生,自我心靈;遠及世界各國,近至左鄰右舍。
為了以正確方式教育『好奇寶寶』,我不僅需要自
我修煉培養耐性,更需要多方面涉獵知識以備『好
奇寶寶』不定時的詢問。
以下個人經驗,提供給有同樣困擾的爸媽參考。
1.提供資源,培養尋找答案的能力:
家中藏書要充足,培養孩子自己先尋找答案
的能力,動口問問題,也要學會動腦、動手
找答案。
2.人非萬能,給予專業協助:
不要給孩子不正確或不確定的答案,人非萬能
,不可能無所不知。當我家『好奇寶寶』問及
專業動植物問題,我會請他打電話詢問在師大
教書的博士姨丈。當然剛開始他會不解的說:
『為什麼妳不會?』『因為每個人的專業領域
不同』我會坦白告知。
3.安排參觀展覽,增加生活知識:
愛參觀展覽也是『好奇寶寶』的特色,所以
盡量安排各式各樣展覽吸收知識。天文館、
科教館、博物館、美術館和其他不定期巡迴
展覽,都是增長知識的好選擇。
4.串連問題,系統教導,培養性格:
看似單一的問題,其實可以上下左右串連。
當孩子問我有關愛滋病的藥物(學校老師提
及),我就從愛滋病的學名、發生原因、發
病症狀、預防方式和全球嚴重國家等相關訊
息談起。最重要的是機會教育,培養惜福感
恩的心,懂得世界弱勢團體的需要,進而培
養回饋的能力。
『好奇寶寶』的疲勞轟炸或許有時令爸媽承受
不了,但是天馬行空的聊天內容不僅充滿刺激,
也增添不少親子間相處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