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的家長擔心也在意孩子在校的學業成績表現,除了花大把的鈔票
把孩子送到補習班,同時也渴望得到『考試秘笈』幫助孩子考試成績突飛
猛進。如果您還在為孩子不懂讀書方式而傷腦筋,建議花些時間閱讀
《如果沒有財產 就留給孩子讀書的方法》一書,或許會有不錯的收穫。
這是一位韓國窮爸爸陪伴成績吊車尾的大女兒到全校第一名的真實故事。
出身窮困,從小學校成績不佳的爸爸韓熙錫,為了女兒能在學業成績上
有所突破,又無力負擔補習費用的情況下,犧牲自己的喜好和時間,用
心陪伴孩子突破學習困難。
最後當然故事的結局是有志者事竟成,但我最感動的是作者對孩子的用
心及愛。
其實不管父母有沒有財產可以留給孩子,負責認真的求學精神,正確且
事半功倍的讀書方式是必須教導和傳承給孩子。不僅能幫助孩子有效展現
學習成效,也可以藉由邏輯性和系統化的思考訓練,為未來工作和生活
管理鋪好平順之路。
從事幼教、補教業近20年的我,認為如果不是因為孩子下課無人看管的因
素,我一向不建議倚賴安親班、補習班惡補方式來急速提升孩子成績。孩
子成績表現不佳,除了學習態度問題外,授與正確的讀書方式才是解決之道。
本書中許多理念我不僅認同,也正是我對就讀小學中高年級兩個小孩所實施
的方法。
一、了解孩子上課的狀況:
1.翻看課本了解是否專注聽講和勤作筆記
2.教導上課有效摘要式筆記的作法
3.鼓勵孩子不懂要多發問
二、培養能力的方式
1.多元性廣泛閱讀
2.生活化資訊學習
3.報紙專欄閱讀培養邏輯及系統化思考
大多數焦急的家長對孩子的課業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
數學成績不好就補數學、心算,文章寫不好就上作文課,害怕說英文
就補美語。加上鋼琴、畫畫其他才藝,小學生一整天的行程比大公
司老闆還緊湊。
如果家長可以經細心觀察,或許會發現原來數學不好是因為閱讀能力
不佳看不懂題目,不是心算能力的問題。作文久久無法下筆,是因為
沒有閱讀習慣,缺乏寫作題材。如果家長能提早發現基本問題,才能
有效幫助孩子改善弱點。
我相當認同作者『讓孩子明白成績管理和人生管理沒有兩樣』和
『考試期間嚴守讀書氣氛』的概念。
成績高低不能代表孩子的能力,學業成績也並非生活全部,但是孩子必
須了解求學階段應負的責任,進而學習用負責的態度面對人生不同的階
段。如果孩子懂得用負責認真的態度,和正確的管理方式面對生活,
當媽媽的還有什麼好擔心呢?
『考試期間嚴守讀書氣氛』方面,我會在大考前二週開始要求孩子專心
執行考試複習計畫,除了每日按進度完成複習,也不安排會耗費時間、
體力或會打亂作息的活動。訓練孩子靜心面對重要事項,並要求自己
朝目標努力邁進。
作者將求學過程比喻為馬拉松賽跑,在漫長的賽程中要成為最後的領先
者,不僅要有穩紮穩打的基礎,還要加上耐力、毅力、體力的搭配。
多元化及廣泛知識閱讀習慣就是穩紮穩打的基礎,所以從現在開始
培養您家中孩子的閱讀習慣吧!挑些好書,讓孩子享受閱讀的樂趣,
而不再是個只吸收課本知識的讀書機器。